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已經使全球化成為現實,各國之間的技術交流越來越頻繁,交流范圍也越來越廣泛。重慶翻譯公司將科技外語翻譯成準確、流暢、地道的漢語,以及將科技領域的漢語翻譯成等效而得體的科技外語,對于中外科學技術的交流、進步和發(fā)展至關重要。本文將結合作者的工作實踐,對科技外語的翻譯標準、翻譯策略和技巧進行簡單探討。
一、科技外語的翻譯標準
自翻譯行為誕生以來,國內外各種翻譯理論和翻譯流派提出的翻譯標準數不勝數,比如說大家耳熟能詳的“信、達、雅”(嚴復《天演論譯例言》);泰特勒(A·F·Tytler)的“三原則”(《論翻譯的原理》),即:譯文應該完全復寫原文的思想;譯文的風格和寫作方式應該與原文的風格和寫作方式相同;譯文應該和原文一樣行文流暢。
科技翻譯雖然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但同樣也需要一定的翻譯理論和翻譯標準作指導??萍嘉捏w的本質在于傳遞和交流科技信息,很少或者幾乎不涉及人文、情感、價值觀念等社會文化因素,所以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應更多地關注信息傳遞是否準確,譯文的受眾是否接受譯者的表達和行文方式,是否通過譯者的工作得到了等量等值的科技信息。因此,根據科技外語文章的文體特征、語言特點、語言使用的特定環(huán)境以及譯者選擇譯文的各種制約因素等方面,可以將科技外語的翻譯標準定為三個方面:內容忠實準確、行文通順流暢、術語專業(yè)規(guī)范。
1.內容忠實準確。
在翻譯實踐中,保證譯文內容的忠實準確是第一準則,譯文必須忠實于原文,必須客觀完整地表達、傳遞、重現原文的內容,原文和譯文的指稱意義一致,完全或者基本重合,從概念對比的角度來講,譯文和原文表達的須是同一個概念,描述的是同一事物、規(guī)律、過程或者變化等,翻譯時不能出現錯譯、漏譯,或者脫離原文背景進行過度的加工演繹等。
2.行文通順流暢。
就譯文表達方式而言,譯文文本行文必須通順流暢,在保證內容忠實性的基礎上,譯文的遣詞造句、語篇結構必須符合譯入語的各種表達習慣,應極力避免所謂翻譯腔,否則讀者就會產生晦澀生硬之感,影響信息的傳遞。
3.術語專業(yè)規(guī)范。
術語,即專業(yè)技術詞匯,是科技外語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術語翻譯的是否專業(yè)規(guī)范,直接影響譯文的整體質量,譯者應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翻譯時盡可能地使用規(guī)范化、專業(yè)化或者已經在行業(yè)內約定俗成的定義、概念和術語。
上述三點可以作為通用的科技翻譯標準,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應盡量以這些準則指導、衡量自己的工作,此外,作為一線的科技翻譯工作者,也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總結出更適用的翻譯準則并加以實踐。
二、科技外語的翻譯策略和技巧
從宏觀上來講,要想做好科技外語的翻譯,首先應準確把握科技文體的特征,理解科技文體的各種特點,并將這些特點應用到自己的譯文中,保證譯文內容專業(yè)、客觀,行文簡潔、嚴密,用語標準、規(guī)范。從具體的翻譯實踐來講,科技外語翻譯時主要有四個方面需要注意:科技詞匯、復雜長句、被動語態(tài)以及輔助表達手段,如數字、圖表等,下文將就這幾方面的翻譯策略和技巧進行探討。
1.科技詞匯的翻譯。
在翻譯科技外語文章時,準確理解詞義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尤其是對關鍵術語的理解一旦出現偏差,整篇科技文章的翻譯質量都會受到極大影響。
對純技術詞匯來說,掌握其特殊的構詞特點,如前綴,后綴,合成詞等有助于快速準確地理解其含義,例如以-meter結尾的詞匯,meter這個詞在英語中是既有“米、公尺”的意思,也有“米尺”的意思,看到以-meter結尾的詞匯,則應意識到其一般是指用來測量的某種儀器儀表,再結合賦予其詞義的詞根,就能很快理解其含義,如chronometer (精密計時表)。
除了專業(yè)詞匯,科技文章中數量眾多的縮略詞,則都已經在專業(yè)領域內被賦予了特定含義,翻譯時雖可直接引用,但必須首先理解其含義,否則就會給譯者的翻譯工作帶來困擾。如前文提到的AFP(Automated Fiber Placement Machine 鋪絲機),譯者在首次接觸此縮寫詞時,查字典得知AFP是Agence France-Presse(法新社)或者American Federation of Police(美國警察聯合會),這是因為復合材料自動鋪放技術是一種相對新興的科學技術,普通的字典里還沒有收錄這種行業(yè)內已約定俗成的縮略詞,這種情況下,譯者必須在實踐中不斷地學習積累,并將這種積累應用到之后的翻譯工作中。
總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會源源不斷的促生新的科技詞匯,或者將原來的普通詞匯賦予新的含義,為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這些科學詞匯,科技翻譯人員必須具有一定的專業(yè)素養(yǎng),因為譯者作為“語言遷徙活動的關鍵人物”,[1]其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會極大地影響科技翻譯的質量,專業(yè)的科技翻譯人員,除了記憶專業(yè)詞匯之外,必須了解所要翻譯的科技內容,如技術原理、科學知識、工程技術要求等。
2.復雜長句的翻譯。
科技外語文章有經常有結構比較復雜的長句,這一方面是外語的表達習慣使然,另一方面也是科技文章的特點決定的,利用包含各種短語、從句或者非謂語結構可以更準確更有邏輯性地描述客觀事物闡述客觀規(guī)律。
遇到這種復雜長句,譯者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不同的翻譯方法,一般情況下,有兩種翻譯方法:“順句操作”翻譯法和“句式重構”翻譯法。
如果外語和漢語的詞序在主要成分上的順序是一致的,就可采用“順句操作”翻譯法,即順譯法,使用這種方法翻譯時,需要按照句子的行文順序處理各個成分,在把握全句結構的基礎上,將整個句子分割成若干個意義單位或者信息單位逐一譯出,再用增補、刪減等手段把這些單位自然銜接,形成完整的意思表達出來,不用大規(guī)模調整句子結構。
但是,通過翻譯實踐可得知,外語和漢語的表達習慣迥異,因此有時僅靠局部的結構調整不能解決問題,此種情況下,譯者可不必拘泥于外語原文結構,可采用“句式重構”翻譯法,在把握句子核心意義的基礎上,分清主次,盡量的打破原文結構,合并信息,提出主旨,并按照譯入語的表達習慣用結構簡單的句子把意思清晰的表達出來。
“順句操作”翻譯法和“句式重構”翻譯法是筆者在翻譯中常用的兩種方法,其實翻譯工作千變萬化,可用的方法也不一而足,如倒譯法、分譯法、變詞為句、增刪重組等,譯者需要在工作中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一切以保證譯文質量為主要目的。
3.被動語態(tài)的翻譯。
為了客觀表達并凸顯信息重心,科技外語文章中大量使用被動態(tài)。漢語中雖然也有被動態(tài),但是無論在使用范圍還是使用頻率上都比不上外語,尤其是科技外語,所以在進行被動語態(tài)的翻譯時,一方面可以用“被”、“給”、“為…所”等表達方式將被動語氣直譯出來,但更多的是需要進行語態(tài)的轉換,將被動態(tài)轉換成主動形式。
此外,遇到外語中的被動態(tài)表達時,還根據上下文,將其翻譯成無主句、判斷句等,總之,就是要盡可能選擇符合漢語表達習慣的方式,避免出現譯文生硬晦澀的現象。
最后,完成翻譯后的校核工作非常重要,要確保其中的數字、單位、圖表公式等準確無誤,從而保證譯文能從語言、邏輯和專業(yè)知識等方面都經得起推敲和檢驗。
PS: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本站僅用于學習交流使用。